欢迎来到亚新体育手机版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造船行业深度研究:二十年大周期重启产业链龙头强者恒强

时间:2023-01-29 09:58 来源:网络

  亚新国际官网2023年新年伊始,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江南造船、沪东中华、外高桥造船的经营生产延续去年高歌猛进的良好态势,呈现出抓前赶早抢订单、争分夺秒快造船的的繁忙景象。截至目前,上海三大船企已累计交船2艘、命名1艘、接单5艘、开工4艘、入坞2艘,掀起新年生产新。#了不起的中国基建#

  船舶制造行业为海洋开发、航运交通、能源运输、国防建设等提供必要的技术装备,是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安全的重要产业,为我国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

  运输船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杂货船、LNG船、海上储油船等,其中散货船、集装箱船以及油船通常统称为三大主流船型。

  船舶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既得益于全球经济后周期的“红利”,又将享受造船自身大规模“新旧迭代”周期的开启。主要受到世界贸易发展形势、航运市场周期性波动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等因素影响。

  复盘船舶制造发展史,百余年中可分为六大周期,每轮周期间隔约二十年,宏观需求引发的供需端错配是主要原因。

  据世界海运数据,2022年以来,全球集装箱海运贸易量与往年相比仍处于市场高位。集装箱订单已超历史峰值,得益于集装箱船大型化以及疫情下对于运力的需求。

  干散货运输市场进入传统旺季,运力供给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补充,所以对大宗商品的需求还将保持一定韧性,散货船市场有望保持强势状态。

  从需求端来看,2023年船舶需求或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或将开始兑现2020~2021年全球宏观复苏“红利”所带来船舶大规模订单的集中交付。2023年~2036年或将是船舶自身“新旧迭代”的新一轮集中交付周期。

  从船舶制造产业链来看,上游为原材料、配套设备、船舶设计等;中游为船舶总装制造;下游主要包括以航运公司、租赁公司为主的航运市场。

  从供给端来看,造船企业扩产困难,资金投入、长建设周期、高污染等限制船厂扩张,短期供不应求致船价持续上涨。

  从造船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受海运行业长期底部影响,全球现存造船厂数量锐减。目前我国占全球约50%造船产能,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CR10从2010年40%提升至2021年近70%,头部企业集中趋势明显。

  在造船行业复苏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船舶制造企业有望把握全球航运业回暖的有利机遇,抢占市场份额。

  国内主要造船企业包括中国船舶、中远海运重工、新时代造船、扬子江造船、中船防务和招商局工业等。

  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俗称“南船”)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俗称“北船”)于实施联合重组后挂牌成立的中国船舶集团为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

  中国船舶是中船集团的总装上市平台,2021年中船集团承接了2409万载重吨,占全球集装箱船订单总量的20.4%,位居世界第一;分船型来看,集团承接集装箱船1097万DWT,占全球集装箱船订单总量的24.7%,位居世界第一;集团承接集散货船952万DWT,占全球散货船订单总量的25.3%,位居世界第一;集团承接油船160万DWT,占全球油船订单总量的7.3%。

  行行查 行业研究数据库 资料显示,船舶制造产业链上游原材料钢板主要厂商有包钢股份、宝钢股份等;锚链环节厂商主要有亚星锚链等;船装主要厂商包括海兰信和中科海讯等;动力主机厂商主要包括曼恩和三菱重工等;船舶设计的主要企业主要有中船科技和天海防务等。

  下游船东主要有马士基、中国远洋运输、中远海特、招商轮船、长荣海运等;租赁公司主要玩家包括中船租赁、国银租赁、工银租赁等。

  船用低速柴油机全球市场被德国MANB&W、Wartsila-New Sulzer和日本三菱重工三大公司垄断,它们的产量之和占全球总功率的85%以上。

  我国造机厂以获得MAN、Wartsila公司的生产转让许可方式进行柴油机生产,并获得迅速发展,目前沪东重机、大柴等企业已进入世界十大造机企业行列。

  全球船用中速柴油机品牌众多,但在远洋船舶配套领域呈现少数品牌主导的局面,主要包括Wartsila、MAN、Caterpillar、Pielstick、现代和大发,这些品牌机型产量约占全球船用中速机产量的80%以上。

  潍柴重机为我国中速机龙头企业,约占国内中速机市场18%的份额,其大功率柴油机业务主要竞争对手为镇江中船设备(中船集团)、陕柴重工(中国重工)。

  中国重工的舰船装备产品线贯穿整个船舶装备领域,产品包括低速、中速船用柴油机及部件,船用齿轮箱、螺旋桨等推进及传动装置,锚绞机、吊机、舵机等甲板机械,船用阀门、电子导航设备、船用控制系统等舱室机械以及油污水处理装置、船用涂料、船用特种材料等基础船用材料。

  天风证券认为,新一轮船舶周期受到多重因素驱动。①新造船订单中,双燃料或清洁燃料船舶占比已经达到30%左右,绿色船舶时代已然来临;②航运业低碳及无碳化方向确立后,现行船队老旧船舶的绿色改造或更新将成为潜在的重要市场;③2022年一季度全球成交量比2016-2020年同期均值仍要高出43.6%,新造船市场进入上升周期的趋势没有改变;④全球造船厂数量已经从2007年的约700家降至目前约300家,在此过程中全球造船产能收缩。

Copyright© 2012-2056亚新体育手机版【中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皖ICP备11044360号